close

首輛19座位小巴本月投入服務。小巴源於七十年代白牌車,最初是九座位,後來增加至十四座位,再增至十六座位,發展到現時十九座位。

今時今日的小巴已經越來越大輛,以前九座位小巴是由貨車改裝而成,後來會專門經營小巴服務的公司紛紛成立,成為香港其中一種常規的交通工具。本來小巴能深入郊區,是有效填補了其他交通工具服務的缺口,但是現在發展成要跟其他交通工具競爭,我認為方向有誤。當服務需求下降時,政府常會將巴士路線交到小巴公司營運,但是小巴路線客量上升時,卻鮮有將路線交到巴士公司營運,這情況只對小巴公司有利。

香港近年接近全民就業,教育程度上升令加入運輸業的人士減少,巴士公司、小巴公司以至的士行業都概嘆找司機相當困難,要加薪酬吸引新人,因此需要加價或增加座位。但是讓一名司機駕駛一輛巴士還是駕駛一輛小巴較有效益﹖不少市民在抱怨繁忙時間等候半小時才能登上小巴,然而他們是要求小巴公司加密班次而不是要求將其改成巴士路線以增加載客量,看下去很正常,但別忘記香港小巴的數量長期維持在6000輛,在一條路線加密班次時候即是在另一條路線要削減班次,結果就是兩邊不是人。

想要解決服務不足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小巴公司和巴士公司要建立協調機制,有而要時交換服務路線以達至最佳服務水平,而不是將小巴無限加大,那當然有很多利益關係需要平衡,所以我相信今日的政府是沒有意願和能力做的。

 

18.8.2017

arrow
arrow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