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輛19座位小巴本月投入服務。小巴源於七十年代白牌車,最初是九座位,後來增加至十四座位,再增至十六座位,發展到現時十九座位。

今時今日的小巴已經越來越大輛,以前九座位小巴是由貨車改裝而成,後來會專門經營小巴服務的公司紛紛成立,成為香港其中一種常規的交通工具。本來小巴能深入郊區,是有效填補了其他交通工具服務的缺口,但是現在發展成要跟其他交通工具競爭,我認為方向有誤。當服務需求下降時,政府常會將巴士路線交到小巴公司營運,但是小巴路線客量上升時,卻鮮有將路線交到巴士公司營運,這情況只對小巴公司有利。

文章標籤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已經出版超過一年,今日在圖書館看到就借回家看看,我終於看見一個極度自我中心和充滿雙重標準的人如何將所有好事壞事都看成壞事,事事只從自己角度出發而將所有其他因素故意忽略。

全書共255頁,但教大家到港鐵特惠站的編幅卻達到146頁,我認為根本是騙局。我花了80元買這本書居然有一半是地圖和我能在港鐵網站取得的資訊,我不用買這本書啦﹗(雖然我不是買)

文章標籤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家附近的車站在行人路及單車徑之間加裝了欄杆,忽發其想想起這個題目。

其實在車站加裝欄杆前已經發現很多地方雖由不同部門管理,但不約而同都加裝了欄杆,包括港鐵管理的空地、康文署管理的公園等等,但是否能夠保護途人呢﹖

文章標籤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危機就在你身邊,當你乘搭扶手電梯時。

扶手電梯通常都貼有安全事項,但是很少人理會,然而這些忽略這些事項是非常危險的,最常見到的是擕帶大型物品使用扶手電梯,如行李、單車等大型物品需要較多體力才可是控制它們,而且扶手電梯空間狹窄,遇著有人在扶梯上行走的時候,會增加物件掉下到扶手電梯底部的風險。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颱風「天鴿」吹襲廣東沿岸,對主要城市造成廣泛破壞,亦暴露了各城市的問題,然而,澳門停電停水加上水浸,連緊急服務也未能及時提供協助,癱瘓各個城市。相對香港主要只是為市民生活帶來不便,災後大致回復正常。

澳門經常被視為一國兩制的典範,但是今次風災充分暴露澳門將過分依賴內地造成的問題,再加上行政效率低下使澳門市民在今次風災萬劫不復。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衞生署最近訪問香港家長,發現嬰幼兒初次接觸電子器材的平均年齡為12個月。

很多父母為了讓小孩子閉咀,會用電子產品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但其實這樣做對小孩十分不健康。首先這些產品的藍光容易對小孩的眼睛造成影響,尤其是發育時容易出現近視等問題,而且令小孩在夜間睡不安穩。

文章標籤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機數據傳輸的用量每KB都很珍貴,電話費節節上升,不少人會到處找WIFI上網,之前通常會出現一份聲明表示使用WIFI條款,大家有沒有在按「我同意」之前瀏覽這些條款﹖

英國之前就有一個社會實驗,在這些免費WIFI的條款中加入:「使用WIFI後,即表示你願意作出1000小時的社會服務。」99%使用者最後仍然使用,及後訪問使用者,100人只有1人能夠說出有關條款,可見不少人其實沒有細閱就按下同意。然而這些條款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中如果有魔鬼細節都必須屐行,這一次是社會實驗,下一次就未必有這麽幸運。

文章標籤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一度書展又結束了,今年書展受颱風影響於星期日暫停開放半天,餘下時段都比較多人。

2002年我知道有書展之後,我幾乎每年都有書展,每年都有少許收穫,我常常去的麥嘜今年沒有競投攤位,看來麥小姐在乎人仔多於香港。這些年許多漫畫家十分努力,終於有少許知名度,我也多留意他們的精品,不一定要麥小姐了。

文章標籤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出現優先座(關愛座)這種措施之後,社會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一直爭論不休,在網上不難找到因不讓出優先座而被拍照或被拍片試圖「公審」不讓座者的事件,韓台港均有類似衝突,優先座的出現孰優孰劣﹖

優先座原意是在集體運輸工具中鼓勵讓座文化及對有需要人士作出關懷。我們一向理解的有需要人士似乎在標誌中反映出來:長者、孕婦、傷健人士及有孩童需要照顧的人。然而有需要人士是否只有這些﹖是否從表面可以看得出來﹖例如因腳部傷患甚至是使用義肢的人士不能長期站立,大家都會認為這些人都應該有使用優先座的權利,但是他們的需要不一般人從表面可以看得出來的,如有長者或是其他人不能理解而要求這些人讓座又是否合理﹖早前台北一公車上就有長者不顧因由指責一位剛動完腳部手術的年青人霸佔關愛座,最後年青人要脫下褲子露出腳部傷痕,令該長者無言以對,場面亦尷尬萬分。這些事件儘管不是每天發生亦屢見不鮮。

文章標籤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加坡是繼台北之後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單是今年已經去過兩次。這個地方很特別:喜歡的人會常常去,不喜歡的人去了一次就不會再去。說實在的,這裡有很多景點都是人造的,例如聖淘沙、濱海灣等。但我更喜歡的是這裡的人,由於是國際城市,人們往返川流不息,華人佔約74%,印度人、馬來西亞等少數族裔都不少,所以有真正的多元融合。我去到的時候看下去都分不出是遊客還是本地居民,當然一開口說的英文口音跟本地人不同就會知道啦﹗我亦都體會到甚麼是國際城市,自稱國際城市的香港其實一點也不國際,95%人口都是華人,主要語言都不是英語﹐而且充滿歧視,不過雖然我愛新加坡,但我仍然熱愛香港這個城市。

14.7.2017

文章標籤

Key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